在当今数字化世界中,网络威胁日益复杂,传统的边界防御已经不再有效。面对此情况,零信任已然成为信息安全领域的热门话题。然而,在追求零信任的道路上,我们却发现当前对零信任的定义只是半满的状态。
零信任原则要求在验证用户身份和授权访问时持续进行检查,使得任何用户和设备均不能信任,哪怕该用户已经通过了身份验证。然而,当前对零信任的理解过于简单粗暴,忽略了其更深层次的含义。
真正的零信任不仅是在用户身份验证时进行检查,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到用户在系统内的行为和访问权限。只有不断审查用户的活动并根据情况调整其权限,才能真正做到零信任的初衷。
反观当前市面上所谈论的零信任,往往只是停留在用户身份验证的层面,忽略了对用户权限和活动的监控。这种片面的理解只能算得上是零信任的表面含义,而非深刻实质。
因此,我们需要拓展对零信任的定义,将其从简单的身份验证提升为全方位的用户权限监控和行为审查。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真正做到零信任的实现,保障信息安全在数字时代的可持续发展。继续以”只是半满”的定义定将无法解决未来信息安全的挑战。
了解更多有趣的事情:https://blog.ds3783.com/